绘本故事《小猫的心思-萌2018年4月启蒙版》- 适合 3-4岁

海绵宝宝爱喝水发布

绘本《小猫的心思-萌2018年4月启蒙版》,连环画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《小猫的心思》这本书有点像我们从小听过的寓言故事:

从前,有一个穷人,捡回来了一个鸡蛋。穷人对老婆说,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,鸡再生蛋,蛋再生鸡;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,大羊生小羊;羊再换牛,大牛生小牛;卖了牛买田盖房,再娶一个小老婆……本来听得入神的老婆猛然醒悟,勃然大怒,一把把鸡蛋摔碎了。穷人的幻想破灭了。

不过这个寓言故事是讲给成人的。同样是讲“空想”,《小猫的心思》非常适合读给2-4岁的孩子听。

拿到书时,封面上两只长着猪鼻孔的大猫赫然跃入眼帘:毛色上,一黑,一花,色彩鲜明;表情上,一笑,一呆,滑稽又可爱。你可以手指着封面问孩子:两只猫在想什么呢?一定会有孩子指着那只扛着钓鱼竿的老鼠大叫:“小猫们一定是想吃了老鼠。”

孩子们都听过“猫抓老鼠”的故事,所以他们的小脑袋在看到封面时就已经开启了“猫鼠大战”。

但是,仔细观察,画面里不仅有猫、有老鼠,还有鱼,在哪儿呢?就是那朵幻化成鱼的形状的大白云,它就像一个幻想框,浮现在了这两只大猫的脑袋上。

鱼会和这个故事发生联系吗?小猫脑袋上的那片大云朵是不是在暗示:小猫不仅在想老鼠,还在想鱼呢?书名《小猫的心思》也很有意思,巧妙地镶嵌在云朵鱼的幻想框里。“心思”是什么?带着这个疑问,我们来读故事吧。

故事是从两只晒太阳的小猫看见一只要去钓鱼的老鼠爸爸开始的,它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老鼠爸爸吃掉,可问题来了:老鼠只有一只,它们俩该怎么分?两只小猫做着美梦,原来“心思”就是想法,想而不做就是幻想。

故事的很大篇幅都是在写小猫的“心思。“心思”的过程很有意思,都是由问题出发,同时在画面上采用了现实与幻想框结合的方式,展开了一个比一个更大的幻想。

瞧,每一次幻想中的小猫的表情,惊讶中略带着一丝欣喜,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。

看完这个故事,孩子们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。这个时候可以不失时机地问孩子:小猫的缺点是什么?

有的孩子会觉得这两只小猫太傻了,傻到幻想让老鼠爸爸钓好多鱼给它们,傻到让老鼠爸爸慢悠悠地从他们眼皮底下走过;

有的孩子觉得两只小猫太懒了,什么都不做就想吃到鱼,静静地在那边等着别人的劳动成果,守株待兔;

有的孩子会觉得这两只小猫太贪心了,心里想着把老鼠吃掉,又希望老鼠能给他们钓来很多很多的鱼,多到能把这些鱼晒成鱼干。

虽然小猫懒惰又贪心,但一点优点都没有吗?这里可以引导孩子一分为二地逆向思维。是啊,不得不说小猫数学还不错,并且它们在分享食物时采用了公平原则,没有采取暴力方式争抢,友情可嘉。

书本的最后一页,两只眼神茫然的小猫一直等到了天黑也一无所获。整幅画面是暗沉的,和狂想时的明快色彩不一样,略微带着一丝失落、忧伤和无奈。

小猫幻想的过程有点自作小聪明,作者正是利用了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的道理巧妙地设计了这个故事。可以引导孩子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。

幸好这是两只会算计的“聪明”小猫,我们才能在封底看到老鼠一家在快乐地吃晚餐。

★ 浅沼泰

封面上两只瞪大眼睛的小猫,是不是好像在拼命思考?博人一笑的幽默故事之外,本书图画对于角色的动作、角色表现也十足到位。

饿着肚子、流着口水的小猫趴在墙头眼巴巴地盯着老鼠的样子,让人看了都觉得有些难为情呢!而它们幻想着丰盛晚餐时的心情,也都清晰地写在脸上。

抖开包袱后,黄昏中苦苦等待的小猫们和温暖灯光下的老鼠一家形成强烈对比,更增加了故事的余味。

其实,书里还有能让较小的孩子们都能理解的数学小知识:一只老鼠,要加上几条鱼才能让两只小猫平分呢?两只小猫是“双数”(偶数),一只老鼠是“1”,老鼠钓到的鱼是“单数”(奇数)时它俩才能公平分配。看,是不是“1+单数=双数”了呢?

怎样延伸阅读这么一本有趣的绘本?

晚饭前,小肚子饿得咕咕乱叫时,不妨拿来读一读,乐一乐。千万别错过了两只猫的表情变化:从封面上最初的虎视眈眈,到饿肚子时可怜巴巴的样子,再到发现老鼠时精神为之一振,还有那自以为是的“奸猾”笑脸……熟悉故事后别忘了跟孩子来一次角色扮演。

 

还有,故事要读完整哦。这本书看似是在讲两只猫,其实也在讲老鼠一家。故事其实是从扉页开始的,直到封底才结束,下次再读的时候记住喽。这样读上一遍,在笑过之后,会不会多了一层感受呢?

 

读的次数多了,不妨开始创作自己的故事。爸爸妈妈可以起个头,引导孩子把故事讲下去。譬如,老鼠爸爸去钓鱼,空手而归,半路被两只饿猫抓到了;再譬如,老鼠爸爸去钓鱼,钓到了满桶的鱼,半路被两只饿猫拦住了去路……

VIP会员查看更多完整内容。
微信搜索「布克船长亲子故事」,关注领取价值128元VIP会员的3天体验期

分类: 绘本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