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- 适合11-14岁,青少年,亲情,少儿文学

安东与吉米发布

绘本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爸爸到底爱不爱我?
心怀不平,苦苦追问三十年可当她最终在眼泪中明白,爸爸过世已三年……
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是一本真实的书,书中所有内容都源自作者的真实回忆。
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“我”自幼性格内向又由于在很小的时候与父亲分离,对父亲的感情渴望又疏离,加之妹妹出生,父亲对妹妹的宠爱超过“我”, 导致我在很多年里都因“爸爸不爱我”而痛苦。直至父亲去世后,在回忆中,很多温馨温暖的片段纷至沓来,加之随自己生活阅历的逐渐加深,对父亲的理解也越来越多,而最终领悟、感受到了父亲的爱——爸爸其实很爱我。

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作为女性散文作品,写得真切、细腻,由小见大,细节传神……包容在各种事件过程、时空境况和心理活动中的细节,犹如零金碎玉,散布全书,没有虚构,没有粉饰,既不回避,也不隐匿,原原本本地反映着生活真实,使人如临其境、如历其事、如见其人。
——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林杉


《爸爸其实很爱我》不仅是一本女儿也写父亲的书,更是一本一个曾经的女儿、现在的母亲,写给全天下的父母和儿女的书。在这本书的点点滴滴中,我总会找到我自己的影子,我父母的影子,我们的脾性,我们暴露的缺点,我们的渴望,我们的怀疑,我们的委屈,我们爱的方式,一切一切,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。
——情感作家、《趁一切还来得及,我要好好爱你》作者 金小喜


圣经上说:父亲吃了颗酸葡萄,儿子酸掉了牙。父亲对我们的影响,是延续终生的,他的一点点爱的举动,都足以让我们感动甚至受宠若惊,同样,他的一丝丝冷漠也会让我们自信心全失。也许是社会对男人传统的要求,让父亲们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爱,或者表达的方式过于简单、直接,但我还是想说,如果爱自己的孩子,就表现出来吧,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渴望你的拥抱、鼓励、温暖。
——一位读者、一个5岁女儿的爸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