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最有趣的写作故事/语文趣味故事丛书》- 适合8-10岁,5-7岁,作文辅导,学习用书

安东与吉米发布

绘本《最有趣的写作故事/语文趣味故事丛书》,湖北教育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  爱看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,有趣的故事更会受到学生的喜欢。吸引小学生读书,吸引小学生学习,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,提升语文学习成绩,是本丛书的编写目的。该书每篇故事相对独立,每篇故事设有“精彩故事”、“知识点击”、“妙趣横生”栏目。

      一天,宋朝皇帝赵佶经过宣和殿时,看到殿前的荔枝树结果了,一向喜欢荔枝的他便站在殿前欣赏起这美景来,一串串成熟的荔枝挂满了树枝,有的枝条都被压弯了腰,还有熟透了的荔枝掉落在地上。突然,赵佶的视野里闯入了一只美丽的大孔雀,只见它跳上一个土堆,在那里细细品味着掉落的荔枝,孔雀一个个动作画面尽收眼底。突然赵佶灵机一动,于是他将画院的画师全部叫出来。在画师们也欣赏过这一美丽的画面后,赵佶便开始出题了,他要画师们将眼前的这一景象画出来。
  不一会儿,画师们就把画画好了。赵佶看完所有的画后说:“你们都画得不错,可惜都画错了。”画师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,不禁张大了嘴,说道:“尊敬的国君,我们可都是造诣深厚的画师啊!要不然我们也没有资格进画院啊!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!”大家顿时都把迷惑不解的眼光投向了赵佶。只见赵佶指着画上的孔雀说:“孔雀上土墩,往往是先举左脚,而你们都画成了先举右脚。”说着同时,拿出自己的画,画上的孔雀左脚在前,右脚在后。
  画师们半信半疑,决定再仔细观察,观察了一会,大家看到孔雀上土墩的时候真如赵佶所画的先举左脚,顿时不得不佩服赵佶的观察能力。
  同学们,读完这则故事,我们了解到“孔雀上墩先迈左脚”这一常识。在平时的生活中,我们也要像皇帝赵佶一样,多留心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。例如:会啼鸣的雄鸡、能看家的小狗、会唱歌的小鸟……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。怎样才能如实地把它们描写出来呢?首先就得熟悉它们,仔细地观察它们。只有观察得细致,才能描写得具体。具体地说,描写小动物要注意以下几点:1.注意观察描写动物的外形。要仔细看它的头部、尾部、毛色、四肢是什么样子,形状、特点、颜色是什么样的。
  2.注意动物的活动情况。观察了解动物的活动情况,首先必须掌握动物的一般活动规律和一些特殊的动态。
  3.在观察中注意发现动物的习性,抓住动物的习性特点写。了解小动物怎样吃食、怎样游戏、怎样睡觉。俗话说:“鸡吃谷,牛吃草,猪吃糠,各有所好。”4.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,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,侧重于动态描写.宋朝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,名叫欧阳修。他曾得到一幅古画,画的是一丛盛开的大牡丹下面有一只猫。为了探索画意,欧阳修反复研究,仔细琢磨了好长时间,但终究还是看不出什么眉目。吴育是当朝的宰相,而且还是一名诗人,素闻他对古画颇有研究,造诣很深。欧阳修决定向宰相吴育请教。
  一天,欧阳修带着古画去找吴育,经过简单的寒暄后,欧阳修就说明了来意,并将画展开给吴育看。吴育一见古画,便脱口而出:“哦,这幅画不错,将正午牡丹描画得真实、生动。”欧阳修见吴育一看便知是“正午的牡丹”,而且还直夸画得好,很是不理解,连忙请教道:“大人,您凭什么辨认出此画是正午牡丹呢?”吴育指着画中的牡丹,笑着说:“你看,这牡丹花开得长瓣四下张开,有些下垂,且花色不润泽。这说明太阳到了正午,牡丹花才是这个样子。”吴育稍停片刻,又指着古画上的猫,接着说道:“你再看这猫,它眼睛的黑瞳孔像一条线,这是正午时的猫眼。”欧阳修听后,连连点头赞许。
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