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图解《说文解字》·画说汉字 1000个汉字的故事》- 适合
绘本《图解《说文解字》·画说汉字 1000个汉字的故事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绘本内容
一字一图,解说生动,一眼就能看明白,一本读完,就能成为朋友中的汉字专家。
我们真的认识自己天天要用到的汉字吗?对于认字这件事,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。其实,每一个汉字,尤其是每一个甲骨文背后,都有一个或充满想象,或血腥残忍,或温馨有趣的专属故事。这些经常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文字,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。
《1000个汉字的故事》选择了1000个常用汉字,每个字配上一幅精美插图,让您一眼看懂该字的本来意义;同时,在旁注明其甲骨文、金文、篆文等字体,演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。200字精粹文字解读,清晰展示文字的来源和演化过程:一句话精彩点读,讲述汉字中深藏的精彩故事。
许慎(约58年—约147年),字叔重,东汉汝南召陵(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)人,有“五经无双许叔重”之赞赏。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、文字学家(有“字圣”之称)、语言学家,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。于公元100年(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)著《说文解字》,是中国首部字典。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,师从经学大师贾逵。他历经21年著成的《说文解字》,归纳出了汉字540个部首。《后汉书》赞曰:“斯文未陵,亦各有承。涂分流别,专门并兴。精疏殊会,通阂相征。千载不作,渊源谁澄。”至清,岁以仲月后丁之日,县令、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,行一跪三叩礼。康熙四十有六年(1707),郾城县知县温德裕立“孝廉许公之墓”碑。光绪年间(1875-1908),郾城知县王风森立“许夫子从祀文庙碑”。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七年(1985),许慎研究会会议时,立“重修许慎墓碑记”。植柏百八十有二株,今存百五十有三株,三九之数也。目前,许慎祠堂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许慎路,漯河四高(原郾城一高,省立郾中)旁。
一字一图,解说生动,一眼就能看明白,一本读完,就能成为朋友中的汉字专家。
我们真的认识自己天天要用到的汉字吗?对于认字这件事,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。其实,每一个汉字,尤其是每一个甲骨文背后,都有一个或充满想象,或血腥残忍,或温馨有趣的专属故事。这些经常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文字,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。
《1000个汉字的故事》选择了1000个常用汉字,每个字配上一幅精美插图,让您一眼看懂该字的本来意义;同时,在旁注明其甲骨文、金文、篆文等字体,演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。200字精粹文字解读,清晰展示文字的来源和演化过程:一句话精彩点读,讲述汉字中深藏的精彩故事。
许慎(约58年—约147年),字叔重,东汉汝南召陵(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)人,有“五经无双许叔重”之赞赏。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、文字学家(有“字圣”之称)、语言学家,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。于公元100年(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)著《说文解字》,是中国首部字典。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,师从经学大师贾逵。他历经21年著成的《说文解字》,归纳出了汉字540个部首。《后汉书》赞曰:“斯文未陵,亦各有承。涂分流别,专门并兴。精疏殊会,通阂相征。千载不作,渊源谁澄。”至清,岁以仲月后丁之日,县令、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,行一跪三叩礼。康熙四十有六年(1707),郾城县知县温德裕立“孝廉许公之墓”碑。光绪年间(1875-1908),郾城知县王风森立“许夫子从祀文庙碑”。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七年(1985),许慎研究会会议时,立“重修许慎墓碑记”。植柏百八十有二株,今存百五十有三株,三九之数也。目前,许慎祠堂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许慎路,漯河四高(原郾城一高,省立郾中)旁。
VIP会员查看更多完整内容。
微信搜索「布克船长亲子故事」,关注领取价值128元VIP会员的3天体验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