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童年·在人间·我的大学》- 适合 8-10岁,11-14岁

果儿妈妈发布

绘本《童年·在人间·我的大学》,北京燕山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内容推荐:

《童年》《在人间》《我的大学》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。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,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一位进步青年的成长历程。主人公阿廖沙在小市民习气浓厚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时代。随着外祖父家的衰败、社会腐朽的加深,阿廖沙被迫走向社会,以苦力维持生计。在这个阶段,阿廖沙接触到了启迪他灵魂的宝物——书籍。当满怀理想的阿廖沙前往喀山求学时,俄国革命和进步人士的熏陶又对他产生了思想的震动……

作者简介:

马克西姆高尔基(1868—1936),苏联著名作家、诗人、政论家,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。高尔基是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在189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《马卡尔楚德拉》时用到的笔名,有“最大的痛苦”的意思。高尔基父亲早逝,他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,十一岁时在“人间”开始独立谋生,1892年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。

在线试读:

《童年》



  暗狭窄的房子里,我的父亲在窗下的地板上躺着。他穿着一身白衣,身子伸得老长,光着脚的脚趾张开着,有些奇怪,手指无力地打着弯儿,安静地放在胸脯上。他紧紧地闭住了那双快乐的眼睛,像极了两枚黑色的铜钱,他的脸色发黑,而且他还龇牙咧嘴的,好像在吓唬我。
  母亲跪在他旁边,用一把黑色小梳子为父亲梳理着头发,那把梳子是我常常拿来锯西瓜皮的。母亲上身没穿衣服,下身围着红色的裙子,把父亲那长长的、软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后脑勺;母亲自言自语着,声音既沙哑又沉重,大滴大滴的泪珠不停地从她那双肿大了的眼睛里流出来。
  外祖母紧紧地拉着我的手。她有着圆润的身材,大大的脑袋,大大的眼睛,还有她那挺可笑的松软的鼻子。她身着一身黑装,仿佛整个人都变柔软了,在我看来,这好玩极了。她也在哭,浑身颤抖,弄得我的手也抖起来,而且,她仿佛是非常熟练地伴随着母亲在哭。她要把我推到父亲身边去,我心里害怕,而且觉得别扭,所以,我躲在她的背后,怎么也不愿意去。
  我还从来都没见过这种阵势呢,我夹杂着莫名其妙的不安与紧张的心情,更加不明白外祖母反复跟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:“快,跟爸爸告别吧,孩子,你再也不会看到他了,亲爱的,他还不到年纪,可是他死了……”
  我向来都相信外祖母说的话。尽管现在的她,穿了一身黑衣服,显得脑袋和眼睛都出奇地大,既奇怪又好玩,那我也是相信她的。
  在我小的时候,我得过一场大病,是父亲一直看护我,而且他是很开心地在看护我。可是后来却奇怪地换成了我的外祖母来照顾我①。
  “你是从哪里来的呀?”我问她。
  她是这样回答的:“我是从尼日尼①来的,得坐船来,不能走着来,水面上是不可以走的,小鬼!”
  在水上不能走?还要坐船?这真是太有趣了!我觉得这个可笑,是因为在我家楼上住着几个大胡子波斯人,他们还染了头发,在地下室还住着一个贩羊皮的老头儿,他是卡尔梅克人②,脸色黄黄的,他们沿着楼梯能骑着栏杆滑下去,如果摔倒了,就会翻着跟头向下滚。这一切我都十分清楚,但是这些和水又没有什么关系,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从水上来的人,这一切不是很乱套吗?真是糊涂得让人好笑。
  “可是为什么说我是小鬼呢?”
  “因为你多嘴多舌!”她也笑着对我说。
  从我见到她的那一天起,我就爱上这个讲话又和气又亲切又快乐的老人了。现在,我希望她领着我快点儿离开这间屋子,因为我在这里真的是太难受了。
  母亲那止不住的泪水和悲痛的哭号令我心神不定,我感到十分压抑,特别不安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柔弱的样子,她向来都是态度严厉的。我的母亲个子高大得像一匹马,筋骨坚硬,手劲儿特别大,她总是打扮得很利索,是个很少说话的人。可是现在呢,不知道是为什么,她全身都弄得乱七八糟,全身似乎都膨胀起来了,衣服破烂凌乱,这让人看起来特别不舒服。以前,她的头发会梳得很整齐地贴在头上,像一顶又光又亮的大帽子一样,可是现在,她的头发都在赤裸的肩上披散着,垂落到脸上了,还有她那编着辫子的半头头发,在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旁边来回摆动着。即使我已经在屋里站了很久,她也并没有看我一眼,而是一直在为父亲梳着头发,并且一直在号啕痛哭,眼泪哗啦啦不停地流着。
  门外嘁嘁喳喳地站着些人,有穿黑衣服的乡下人,也有警察,他们透过门缝伸着头往屋里看,还有警察不耐烦地吼叫着说:“快点儿收拾!”


VIP会员查看更多完整内容。
微信搜索「布克船长亲子故事」,关注领取价值128元VIP会员的3天体验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