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我家的月光电影院》- 适合 8-10岁

快乐阅读屋发布

绘本《我家的月光电影院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小摆大我四岁。 
小摆十四那年,我恰好十岁。 
我有好几个舅舅,小摆是最小的一个。姥姥家住在蓬镇外面的那片盐滩上。因为它的三面都是白茫茫的,所以我一直搞不清姥姥家到底在盐滩的哪个方向上。小摆十四岁以前几乎一直赖在我家里。那时候我们的友谊还没出现危机,我们还能玩到一起,别人都说我们像哥俩儿。我们平等地在蓬镇上到处游荡,遛遍了蓬镇的每一个角落(有时我俩也打架,但小摆从不以长辈自居)。我俩是蓬镇上名副其实的“知名人物”。 
每隔几天,我俩就蹲在码头下的石阶上互相交换镇上的情报。 
“海神庙上还有三个铃铛儿呢!”我伸出三个指头。 
“错了小乐子,剩两个了。”小摆拨开我长短不齐的手指。 
“前天我还数过。”我没服。 
“昨天丢了一个,是小瘸子偷去的。他把铃铛藏在兜里从我旁边溜了过去。我想追他,他没影了。唉!就剩两个啦!” 
我还是不信。小摆就拉我下了码头。 
我站在高处望着海神庙的屋脊,仔细看了一阵:小摆没瞎说。我气得跳了起来。 
“上去把那两个也摘下来算啦!”我用手扒住庙墙。想爬上去很容易。 
小摆拉住我。我动不了了。 
“别去小乐子。海神庙上没有了铃铛儿海神庙就没意思了。”小摆说。 
我们离开的时候一缕风徐徐吹来,身后叮当作响。是啊,有了那铃铛儿海神庙真好。我们听不见铃铛儿的响声时,从远处传来几声鼓响:嘭嘭嘭,嘭嘭,嘭…… 
我心里一亮:有戏台了!看戏去! 
蓬镇上的戏台不固定,找块宽敞街巷,依着高墙就搭一个,再盖上一些碱蓬草和芦苇就能遮风雨。戏台常挪动,这两天还在码头上,第二天就可能搬到鱼尾巷,遛得我和小摆满镇子跑得气都喘不过来。我们一挤进去其实也不怎么看戏,只在人群里钻来钻去。小摆踩了别人的脚我也得陪着挨骂。这游戏也挺神秘,有时转了挺长时间可睁眼一看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,就觉得这世界鬼鬼的搞不明白,往台上一看“张飞”还在哇呀呀呀怪叫。 
那一年的故事,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:为了得到那根鞭子,我险些断送了小摆的爱情。在这个故事里,我充当的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。 
那一年小摆变得古怪而又多愁善感。有时他故意甩掉我,像躲一条臭鱼。然后,他就一个人躲起来想事。我一露头,他就咬牙切齿:“让我清净一会儿小乐子!小乐子你饶了我吧!” 
小摆的怪脾气像个长辈了。我一度很伤心。我们的友谊正面临着危机。我无法接受他“舅舅”这个角色。 
剧团是从河南来的。从船上不时地传出女孩子们叽叽咯咯的笑声。卸下的服装和道具花花绿绿,装点了单调乏味的码头。

分类: 绘本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