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:神笔马良》- 适合 8-10岁,5-7岁
绘本《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:神笔马良》,湖北教育出版社
绘本内容
徜徉在这套百年长卷里,我相信,每一位读者,无论是少年儿童,还是成年人,都不能不对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母语顿生无限的景仰感和膜拜感……对于这样一套百年长卷,仅仅用“阅读”二字来对待是不够的。不,我们也许应该溯流而上,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。无论是小说、童话、诗歌、散文、寓言……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,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。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,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,在其中生活、探索、呼吸和成长。
从前,当然是从前。
有个孩子名叫马良。他父亲母亲去世了,在乡亲们的帮助下,以打柴、割草为生。
他喜欢画画,可是连一支笔也没有。
村子里全是穷人,没有一家是有笔的,过的全是苦日子。
一天,他经过一个学馆门口,看见学馆里的画师,拿着笔,正在画画。他站住脚,眼睁睁地看着,看着,就是不愿意离开。直到天黑,他才想起该回家了。
他常常走老远老远的路去学馆门口看画师画画,一站就是半天。他一边看,一边在心里默默琢磨。他多么希望自己拿起笔来,也能这样一笔一笔顺着自己的意思画啊。
这天,马良又去看画师画画。看着看着,不知怎么的,他不自觉地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,走了进去,向画师请求说:
“我很想学画画,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?”
那画师斜着脸,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眼,鼻子里“嗤”了一声,冷冷地说:
“穷孩子想拿笔,要学画画,做梦去吧!”
说完,“呸”,一口唾沫吐向了马良,然后将他赶出门去。
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,他不服气地说:
“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,连画也不能学呢?我就是要学画画!”
他下决心学画,于是每天用心苦练。
他到山上打柴时,捡一根枯树枝,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。
他到河边割草时,用草根蘸河水,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。
晚上,回到家里,就拿一块木炭,在窑洞的壁上,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,一件一件再画一遍。
他没有笔,可还坚持学画画。
花落花开,暑往冬来,一年一年过去,马良学画从不间断。他窑洞的两壁,画上叠画,密密麻麻全是画了。
他长进很快,真是画出的鸟就差不会叫了,画出的鱼就差不会游了。
有一回,他在村口画了只小黄兔,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。
还有一次,他在山后画了只大黑熊,吓得牛群再也不敢到山后吃草。
但是,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!
村里的伙伴们都替他着急了。有个伙伴,到森林里向一百种鸟求它们的羽毛,想给马良做一支笔。有个伙伴,到深山里向一百种兽求它们的毛,想给马良做一支笔。……
马良知道了,阻拦他们说:
“鸟的羽毛是用来飞行的,兽的毛是用来御寒的,不能用它们的毛来做笔。”
羊和黄鼠狼听说马良学画画还没有一支笔,一起来找马良了。
它们说:
“我们的毛最适合做笔。羊的毛做的羊毫笔,黄鼠狼的毛做的狼毫笔,才是最好的笔。你就用我们的毛做笔吧!”
马良很高兴,却怎么也不忍心采它们的毛,说:
“采毛是很痛的,我怎么能采你们的毛呢!”
大家的好意马良都一一谢绝了。
一次,学馆里的画师拿了一束笔,在学馆前面和河埠头里漂洗。一支笔掉到水底,水很深,他捞不着,只得随它去了。
一条鱼正好游过,看见这支笔,赶紧衔起来,甩动尾巴,转过身,给马良送了去。
……
徜徉在这套百年长卷里,我相信,每一位读者,无论是少年儿童,还是成年人,都不能不对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母语顿生无限的景仰感和膜拜感……对于这样一套百年长卷,仅仅用“阅读”二字来对待是不够的。不,我们也许应该溯流而上,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。无论是小说、童话、诗歌、散文、寓言……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,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。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,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,在其中生活、探索、呼吸和成长。
从前,当然是从前。
有个孩子名叫马良。他父亲母亲去世了,在乡亲们的帮助下,以打柴、割草为生。
他喜欢画画,可是连一支笔也没有。
村子里全是穷人,没有一家是有笔的,过的全是苦日子。
一天,他经过一个学馆门口,看见学馆里的画师,拿着笔,正在画画。他站住脚,眼睁睁地看着,看着,就是不愿意离开。直到天黑,他才想起该回家了。
他常常走老远老远的路去学馆门口看画师画画,一站就是半天。他一边看,一边在心里默默琢磨。他多么希望自己拿起笔来,也能这样一笔一笔顺着自己的意思画啊。
这天,马良又去看画师画画。看着看着,不知怎么的,他不自觉地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,走了进去,向画师请求说:
“我很想学画画,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?”
那画师斜着脸,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眼,鼻子里“嗤”了一声,冷冷地说:
“穷孩子想拿笔,要学画画,做梦去吧!”
说完,“呸”,一口唾沫吐向了马良,然后将他赶出门去。
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,他不服气地说:
“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,连画也不能学呢?我就是要学画画!”
他下决心学画,于是每天用心苦练。
他到山上打柴时,捡一根枯树枝,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。
他到河边割草时,用草根蘸河水,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。
晚上,回到家里,就拿一块木炭,在窑洞的壁上,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,一件一件再画一遍。
他没有笔,可还坚持学画画。
花落花开,暑往冬来,一年一年过去,马良学画从不间断。他窑洞的两壁,画上叠画,密密麻麻全是画了。
他长进很快,真是画出的鸟就差不会叫了,画出的鱼就差不会游了。
有一回,他在村口画了只小黄兔,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。
还有一次,他在山后画了只大黑熊,吓得牛群再也不敢到山后吃草。
但是,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!
村里的伙伴们都替他着急了。有个伙伴,到森林里向一百种鸟求它们的羽毛,想给马良做一支笔。有个伙伴,到深山里向一百种兽求它们的毛,想给马良做一支笔。……
马良知道了,阻拦他们说:
“鸟的羽毛是用来飞行的,兽的毛是用来御寒的,不能用它们的毛来做笔。”
羊和黄鼠狼听说马良学画画还没有一支笔,一起来找马良了。
它们说:
“我们的毛最适合做笔。羊的毛做的羊毫笔,黄鼠狼的毛做的狼毫笔,才是最好的笔。你就用我们的毛做笔吧!”
马良很高兴,却怎么也不忍心采它们的毛,说:
“采毛是很痛的,我怎么能采你们的毛呢!”
大家的好意马良都一一谢绝了。
一次,学馆里的画师拿了一束笔,在学馆前面和河埠头里漂洗。一支笔掉到水底,水很深,他捞不着,只得随它去了。
一条鱼正好游过,看见这支笔,赶紧衔起来,甩动尾巴,转过身,给马良送了去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