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- 适合 小学用书,青少年
绘本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,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
绘本内容
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是以一个小学生为第一视角,以日记的形式发展全部故事情节。这样的手法无疑让人眼前一亮,这也是作者亚米契斯最为独到的对于写作的见解——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一个小学生的见解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?可是,当这样的形式和文字映入读者的眼帘时,我们会发现自己就像在读一个身边的小朋友的日记一样,可以毫无障碍地体会他的心情,他的感悟,他的喜怒哀乐,无形中我们的心被拉得更近。作者埃德蒙托·德·亚米契斯笔下的孩子们的性格虽然各有千秋,但是他们也有着共同点——善良、纯真、善于思考,并且能够把自己好的想法付诸行动。在生活中,最难得的莫过于对自身、对生活、对世界的不断思索,而作者笔下的这些孩子正是这样做的,他们通过每天的日常生活和一些新奇的经历,不断去感悟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等等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。他们体会过温暖,也受到过委屈,他们见识过幸福,也遭遇过冷漠,他们的见解虽然来自点滴的生活琐事.却又那样真实而深刻,让我们恍然大悟道:”哦!原来是这样。”这难道不是读书给人的最大收获吗?
《爱的教育》以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,记录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、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、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。书中描绘到的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,栩栩如生,而高尚的情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,使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。作品以人性的真、善、美为基点,宣扬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。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: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10个月日记;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;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没有任何冠冕堂皇的说教和空洞的口号,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,它只是通过对一个平常人的平常生活的朴素描写,使人感受到了许多真实的东西:人类需要相互关心,相互理解,相互帮助。而这种关心、理解和帮助,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——爱!孔子说过:仁者爱人。可见,有仁者之心的人,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。《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:爱的教育(导读版)》用朴素的语言,塑造了貌似渺小,却不平凡的人物,如书中的老师、校长、卖柴人、母亲等等,都是富有爱心,本性善良的人。
作者埃德蒙托·德·亚米契斯的宗旨是希望把这些美好感情传达给读者:对父母的爱、对老师的尊重、对同学们的关心、对穷苦人的同情、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帮助、对祖国的热爱、对英雄的景仰等等。书中还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的形象,他们有些表现优秀,有些表现不佳,有些成绩名列前茅,有些成绩不尽如人意,但无论他们的外在表现如何,读者都能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找到其独有的、闪光的东西,在我们被这些纯真的闪光点感动的同时也能引发爱的思索。这些都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感情,从而打动每个人的心,单从这一角度来看,《爱的教育》无疑是一本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而深远影响的好书,而这也恰恰是作者写作的初衷。作者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可爱和善良的一面,这种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、老师和周围人的挖掘和培育,那么这些人即使不能成为所谓“伟大的人”,也都会完善自己的人生,不会虚度光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