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民国老课本小学卷-女子国文(下册)》- 适合 8-10岁,11-14岁

年糕爱读书发布

绘本《民国老课本小学卷-女子国文(下册)》,团结出版社

绘本内容

 这套《民国老课本》是清朝灭亡之后,中华民国时期使用的小学国文教材,它相当于我们今天小学的语文教材。
这套书是由《启蒙国文》(原名《新国文》)、《修身国文》(原名《中华修身教科书》)、《女子国文》(原名《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》)、三部分组成。《修身国文》共有八册,《女子国文》和《启蒙国文》各有六册。
《启蒙国文》在当时影响非常大,前后印行达2560万册,该书编者在编辑大意中说到:
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。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,不好高骛远。本书注重立身、居家、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,以扩国民之德量。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。
纵观此书,它非常全面地介绍了幼儿识字、历史、地理、动物、植物、生活器具、生活常识等内容。其丰富的程度堪称面面俱到,而且贴近生活,更重要的是,编辑者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融入了伦理道德做人的教育,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。
《修身国文》于1913年出版,编者为沈颐、陆费逵、戴克敦三位学者。
《修身国文》主要教育儿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,今天我们再来看这套修身教科书,就会发现,近代中国的修身教科书更多地表现出与传统教育的关联与承续,而不是断裂或移植。这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方面,首重孝行。比如《孝道》、《亲恩》等课,这和中华传统教育的学习次第完全相同,孔老夫子告诉我们,求学和教学都要依照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的顺序去学习。为什么要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呢?因为德行是根本,假如一个人没有道德,其它方面再优秀,可是做出来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。而培养一个人的道德,要从孝道开始,《孝经》开篇就讲到: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意思是说,孝道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,教育要从孝道开始教起。而且孔老夫子在《论语》学而篇第六章还讲到: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意思也是告诉我们,首先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姊妹。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、要讲信用。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,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学习。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到的事,做到了之后,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,就应该好好的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等其他有益的学问。现在全国各地都流行学习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就是根据《论语》学而篇第六章编辑出来的一本幼儿启蒙教材。而《修身国文》和孔老夫子的教诲完全相应,而且内容更加丰富、具体。
《女子国文》主要是为高小的女生编辑的。这套书编于1914年(即民国三年)。那时帝制刚刚结束,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,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。在大城市,连一向与读书无缘的女孩儿也有了上学的机会。当时的小学教育又分初等小学(初小)、高等小学(高小)。前者为一至三(或四)年级,后者指四(或五)至六年级。初小为合班上课,高小则男女有别,分而教之。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。
这套教材有三大优点: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,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;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。
这套书六册共计二百多课,内容无所不包。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席,篇目包括《礼记》《左传》《国策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以及历代名家诗、文,粗算下来,占全部课文的20%左右。还有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,非常引人注目。从题目上看,便有《亚衣丹》、《记某法人事》、《鲁滨孙》、《海伦》、《达尔文》、《盲女》、《巴黎观画记》等等。
此外,还有不少课文讲伦理、说审美,倡导良好生活习惯。看题目,便有《习劳》、《慎微》、《惜阴》、《友爱》、《和睦》、《自立》、《诚实》、《礼貌》、《崇俭》、《交友》等,既注重私德教育,也重视公德的培养。编者还根据性别特点,选编了一些女性人物传记。又有不少涉及家政的课文,如《裁缝》、《烹饪》、《浣濯》、《造花》、《婚姻》、《良妻》、《教子》、《姑舅》(即公婆)等,都是专为女生编撰的。
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格外重视对女子的教育,民国初年,很多新思想涌入,但是,从这套教材我们可以看到,社会对于女子的教育依然非常重视。古人云:闺阃乃圣贤所处之地,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,教女子比教男子更重要。这句话明白告诉我们,要想人生幸福、社会和谐、天下太平,母亲对儿女的教育非常的重要,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在长时间和妈妈接触了,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。我国古时候的教育最早是从胎教开始的,像周朝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,史书上记载她是“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淫声,口不出傲言。”这就是胎教。我们今天称妻子为太太,太太这个名词也是从周朝来的,就是周文王的祖母太姜,母亲太妊,他自己的妻子太姒,这是周朝开国的三位女性,因为她们有德行,有智慧,教出来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为了圣人(圣人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环境认识清楚而没有错误,他是一个明白人,这样的人就叫做圣人),历史上称这三位女性为太太,太太是对妻子的尊称,听到丈夫称呼妻子为太太,作妻子的就会想到,我要有德行,有智慧,才能教好后代。所以女性在古代的地位和贡献是超过男性的。因为有贤女,才有贤妻,才有贤母,才能培养出圣贤。
这套《女子国文》的内容正是教导女子成为一个有贤德的女性的好教材。尤其是将女子“四德”的教育融入到课文,所谓“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”妇德就是指女子的道德,最主要指静正,静就是内心安静,心很定;正是心地没有邪思邪念。妇言是指女子的言语,说话要讲求简婉,简是简单、扼要,话说多,不如少;婉是婉转,说话显得很高雅,很含蓄,如此的言语,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。妇容就是指女子的外表打扮,要做到娴雅,就是文静大方,既不能邋遢,也不能妖艳。妇功是指女子基本的生活本领,例如整理家务,如果一个女子把家里整理得非常干净整洁,家里的大小事情操持地井然有序,而且还能做一手可口的饭菜,试想有一天先生带着朋友回家,相信先生的底气一定很足。
以上关于女子教育的内容,《女子国文》的诸篇课文都有详细的论说,望读者朋友细读细品。
纵观这套“老课本”,其深度可能是今天的小学教材所不及的。单说文字,课文用的是文言。这并非编选者有意为之,而是当时“新文化运动”尚未兴起,所有教材尚属文言文的天下。那么,要小学生学习文言,是否强人所难?其实不然。儿童的大脑蕴含着极大的潜能,只要教法得当,十岁上下的孩子完全可以掌握浅近文言,中国数千年蒙童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。而掌握了文言文,就有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一个钥匙,可以说是无比珍贵的。因此,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,这套书不仅可以让读者一睹民国时期教材的原貌,了解其内容的丰富多彩,更是学习文言文、认识繁体字的一套绝佳的教材。
诸位读者朋友,读完这套《民国老课本》后,你会发现即便是在推翻封建帝制后的民国时期,人们依然没有抛弃五千年优秀的中华文化,而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。虽然时代在变革,历史在更替,但是承先才能启后,继往才能开来。唯有从源头去寻找,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出路。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,真理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。传统并不意味着过时和落后,就像太阳虽然古老,但依然灿烂。希望通过这套《民国老课本》能够使读者朋友从中领悟出教育的一脉相承和推陈出新的道理,给现代教育一个新的思考方向。
《礼记》云: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时代在变,社会在变,但不变的是教育的方向和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