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》,探索生命的真谛,做最真实的自己!
从前有一只活了100万年的猫,它虽然活了一百万次,但也死了一百万次,难道这只猫拥有长生的魔法吗?不是。
这只虎斑猫一直在木讷的活着,悲惨的死去,在活到第一百万次时才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,终于不枉最后一生。
漂亮的虎斑猫受到过国王的宠爱,但它被乱箭射死了,国王为它流了很多眼泪并不在打仗。但是猫讨厌国王。
强壮的虎斑猫受到过水手的喜爱,但它掉下大海被淹死了,水手大声痛哭将它埋在公园。但是猫讨厌水手。
灵活的虎斑猫受到过魔术师的热爱,但它被魔术师失手锯成两半,这次魔术师没有收获掌声。但是猫讨厌马戏团。
悄无声息的虎斑猫受到过小偷的喜欢,但它被狗咬死了,小偷抱着猫边走边哭,但是猫讨厌小偷。
爱睡觉的虎斑猫受到过孤独老太太的中意,这次没发生意外,它老死了,老太太哭了一整天,但是猫讨厌来老太太。
温柔的虎斑猫受到过小女孩的稀罕,但它被肩带勒死了,小女孩懊悔地将它埋在了树下。但它讨厌小女孩。
无论是国王、水手、魔术师还是老太太,小女孩都曾为了虎斑猫失声痛哭,但是虎斑猫从来没有留下过眼泪,对于死亡,它已经麻木,习以为常了。
后来,虎斑猫终于不再是谁的猫,它成了一只漂亮的野猫,所有的母猫都为了成为它的新娘而向它示好,谄媚,但虎斑猫傲气的说:“我可是死过一百万次的猫,我才不吃你们那一套!”
只有一只无暇的白猫,根本不愿多看它一眼,虎斑猫到它面前说:“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!”白猫“奥”了一声,这让非常爱自己的虎斑猫很着急很生气。
接下来的几天,它都来找白猫给它讲从前的经历,有一次讲到一半的时候,虎斑猫问白猫:“我能待在你的身边吗?““好吧”白猫说。就这样,虎斑猫一直待在了白猫身边。
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。虎斑猫再也不说“我呀,我死过100万次…”他喜欢白猫和小猫们,胜过喜欢自己。
小猫们都长大了,陆续离开了虎斑猫和白猫,它们也变老了,白猫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,虎斑猫的嗓子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,虎斑猫多想永远和白猫在一起呀。
终于有一天,白猫躺在虎斑猫怀里一动不动了,虎斑猫留下了大颗大颗的眼泪,从早哭到晚,哭呀哭,哭了有100万次,一天中午,哭声停止了,虎斑猫静静地,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,它再也没有活过来。
这个故事里句子看起来简短,图片也很简单,但读完之后却给读者带来一种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,将人生的哲理意义变达的淋漓尽致。当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时,生命才显得有意义。
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,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,但猫一点也不喜欢他们,这100万次里,猫没有自由,没有自我,猫活的很不开心。
孩子就是父母人生中的虎斑猫,父母就是虎斑猫活了一百万次中遇到的人,孩子不喜欢总听父母的摆布,不喜欢父母立下的规矩,孩子想要更多的自我,但每次发生问题,产生争执的时候,孩子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:我讨厌爸爸或妈妈!就像虎斑猫讨厌遇到的每一个人。
但父母都是深深爱着“虎斑猫”的,即使“虎斑猫”偶尔不乖巧,会有点小情绪。没有一个孩子是永远聪明懂事不调皮的,所以父母要及时接收到孩子发来的信号,经常和孩子沟通,让孩子有自由感和轻松感。
虎斑猫遇到了白猫,在和白猫接触之后,虎斑猫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它想要和白猫幸福的的生活在一起。
这种想法是曾经和国王,在魔术师、老太太、小女孩相处的日子里从来没有产生的,虎斑猫明白自己要同时拥有爱与被爱才有意义,所以对白猫说出了:“我能待在你的身边吗?”如果当时白猫回答“不愿意“那么虎斑猫可能会继续探索接下来无尽的生命。
孩子独自探索世界的开始是离开父母,这个离开是指——父母不要去干预小朋友的日常交往,比如:当小朋友的社交遇到问题时,成人需要先观察或咨询小朋友的做法,有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稍稍引导,以此培养小朋友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孩子探索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,他们再前行时可能遇到挫折,曲折,停滞不前,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美好的,“虎斑猫”一定会找到自己生命的真谛,收获满足。
成长没有一蹴而就,只有螺旋式上升,缓慢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