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讨厌黑夜的席奶奶》- 儿童故事,绘本阅读,亲子阅读,睡前故事

樱花酱发布

绘本故事《讨厌黑夜的席奶奶》,作者::[美]凯利·杜兰·瑞安 / 图:[美]阿诺德·洛贝尔

绘本故事内容

席奶奶十分讨厌黑夜,为了赶走黑夜,异想天开的用了十七种方法:用扫帚扫、用麻布袋装、用大锅来煮、用藤蔓来绑、用剪刀剪、把黑夜丢给猎狗吃、塞进草垫里、沉到井、…不好意思,她还对黑夜吐口水,她能把黑夜赶走吗?

席奶奶好讨厌黑夜。她想尽一切办法,想把黑夜赶出去.但黑夜也不是省油的灯,席奶奶会如愿以偿吗?此本可谓是沾水笔画的代表作,绘者以轻飘的斜切线,表现出黑夜象徵的张力,人物的姿态生动有趣,在结尾处更以鲜黄色,来凸显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。

何镇附近的山区里,住着一位老太太,人家叫她席奶奶。

她讨厌蝙蝠、讨厌猫头鹰、讨厌鼹鼠、讨厌田鼠。

讨厌蛾子、讨厌星星、讨厌黑影、讨厌睡觉,连月光她也讨厌,说来说去,她讨厌的就是黑夜。

席奶奶对她那只老猎狗说:“要是我能把黑夜赶出何镇,太阳就能永远照着我的小茅屋。真不懂,为什么从来就没有人想过要把黑夜赶走。”她用小树枝扎了一把扫帚,要扫掉茅屋里和何镇山区上面的黑夜。她又扫、又扒、又拨、又挥的,但是每次向窗外一看,黑夜还是在那里,就像天花板上扫不干净的灰尘。

席奶奶拿出缝针来,把麻布缝成一个结结实实的麻布袋,看看能不能把黑夜装在里面,拿到何镇山区外面去倒掉。

她又装、又填、又压、又塞的,躡手躡脚的连一个黑影也不放过,还是没办法把黑夜全都塞进麻布袋里。

席奶奶把最大的一口锅搬出来搁在火堆上,打算把黑夜煮成汤。她舀起来看,搅搅看、炖炖看,让水开再看看,尝一口看看,扔进火里烧烧看,就是没法子把黑夜煮化了。

席奶奶弄来一些藤蔓,想把黑夜结结实实捆成一捆。她想:“带到市场上,说不定有人买。”可是她捆不住黑夜。

席奶奶像剪羊毛似的去剪黑夜,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是一些云。

她把黑夜扔给躺在破布堆上的老猎狗,但是老猎狗吃不下去。

她把黑夜塞进床上的草垫里,但是黑夜又跳了出来。

她把黑夜沉在屋后的井里,但是黑夜又冒出水面来。

她用蜡烛去烧黑夜,但是黑夜又溜到屋外去了。

席奶奶给黑夜哼催眠曲

拿一碟牛奶去浇黑夜

对黑夜挥拳头,把黑夜放在烟囱里熏

用脚踩黑夜,用手打黑夜,挖土坑要埋黑夜

她还——真不好意思——对黑夜吐唾液。

但是黑夜理都不理她。席奶奶冷冷的哼了一声说:“我才不理你呢!”就转过身去,不理黑夜了。

那个时候,太阳爬上了何镇山区的山顶。但是席奶奶为了跟黑夜拼命,已经累得无心享受白天的快乐了。

她安静下来,在铺草垫的床上睡着了,等黑夜再回到何镇,她到时候又有力气好好的跟它干一场了。

教育启示:

“怕黑情绪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童年现象。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会对黑暗感到恐惧呢?这是因为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非常懵懂,不能充分理解周围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,再加上他们也分不清童话与现实之间的界限,于是,黑暗中有魔鬼、有大妖怪、有大灰狼的想法自然会占据他们的头脑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,让他们独自去面对黑暗,就意味着让他们独自去面对很多令他们恐惧的东西,这时候,幼小的孩子产生畏缩或害怕自然是在所难免的。通过绘本帮助孩子克服“怕黑情绪”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
讲读步骤:

1、游戏导入:通过“怪物来了”音乐游戏进行绘本导入;
2、重复阅读:阅读兴趣被激发后,注意引导孩子反复自由阅读这个故事;
3、对话理解:参考互动问题提问,加深孩子对绘本的理解;
4、实践应用:参考延伸活动,实现绘本对孩子生活经验的指导和延伸;


互动问题:

1、每当黑夜来临时,席奶奶是什么样的感觉?
2、我们可以一起想一些办法来帮助席奶奶,你有什么好主意吗?


延伸活动:

1、读了这个故事,跟孩子来一个“黑夜大冒险”吧,在天黑以后,在小区里走一走,看一看黑夜中的风景,感受黑夜的惊险刺激。…

分类: 绘本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