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故事《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》- 儿童故事,绘本阅读,亲子阅读,睡前故事

矮个子的蓝精灵发布

绘本故事《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》,作者: [英] 瑞贝卡·帕特森

绘本故事内容

这个爱咆哮的小妹妹叫做“贝拉”,她的一天,从咆哮开始。

一睡醒,发现弟弟在自己的房间里爬,就大声嚷道:“离开我的房间。”

不好好吃饭,不好好穿鞋子,在商场里大嚷大叫,连朋友来家里了都不给妈妈一点面子。

她比男孩还闹:躺马路上大闹,不分场合耍脾气,比弟弟还不懂事……

所以,伺候这位“闹心”小主的一天,贝拉妈的一天表情都是酱紫的:

但是,细心的读者也会看到了,虽然贝拉各种闹,妈妈始终没有触及贝拉发脾气的理由。当贝拉不满弟弟,与朋友发生争执时,她没有说教;当贝拉因为饼干碎掉、饭太热、洗澡水太凉大喊大叫时,她没有简单安慰,而是始终保持着隐忍与克制。

也许有人会说,这样不教不管,算什么好妈妈?

而小佳姐姐却认为,正是因为这种隐忍和克制,才是真的能够帮助孩子学会从消极的情绪中恢复。

在孩子的世界里,再微不足道的事情,都有其熟悉而固定的发展规律。一旦孩子认可的“世界”与现实发生冲突了,他们就会恐慌和发怒。这时,父母无论是斥责、惩罚,还是劝说、安慰,都只是在“告诉”孩子——你们的消极情绪不被接受。

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二胎家庭中父母对弟弟妹妹的疼爱更多、学校或邻居对其他孩子的喜爱更明显、孩子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被弟弟妹妹所打破了…… 这时候,平静地陪伴着孩子、接纳孩子的“坏脾气”、让他们痛快地释放出情绪,才是帮助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最好的方式。

在书里,贝拉在大喊大叫时,只是在抱怨,只是陷入糟糕的情绪后无法摆脱,贝拉妈妈并没有生气地指责她;而后贝拉不想吃鸡蛋、埋怨饼干碎掉、不想穿鞋时,贝拉妈妈也没有迎合她的不合理要求;在贝拉抱怨洗澡水凉、饭菜烫、不想睡觉时,贝拉妈妈也没有慌忙赶来照顾她。她一直在做的就是静静陪伴,没有纵容和溺爱。

贝拉妈妈这样做,源自她对孩子的尊重。拥有这种陪伴,孩子就能依照自己的步调逐渐地从混乱无序中恢复过来,进而萌发出内心的强大力量。

夜晚来临,贝拉大喊大叫的一天结束了。情绪平静后,此刻的贝拉最需要什么呢?——是温暖的拥抱,和妈妈的轻声细语……

而这些她的妈妈都知道。她陪在贝拉身边,给她讲她最喜欢的“仙女和蛋糕”的故事。

这就是贝拉妈妈的爱,无论“大喊大叫”的贝拉多么闹,妈妈都是爱着她的。

教育启示:

爱是懂得——静静陪伴,并不等于纵容溺爱,做智慧父母,懂得孩子的“情绪语言”,当然,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哦。


讲读步骤:

1、游戏导入:通过“情绪脸谱”互动游戏进行绘本导入;
2、重复阅读:阅读兴趣被激发后,注意引导孩子反复自由阅读这个故事;
3、对话理解:参考互动问题提问,加深孩子对绘本的理解;
4、实践应用:参考延伸活动,实现绘本对孩子生活经验的指导和延伸;


互动问题:

1、贝拉在早晨、中午、晚上分别因为什么事情大喊大叫?
2、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?为什么?


延伸活动:

1、借助绘本的特定情节引起孩子的“共情”,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。
2、和孩子约定互相表达爱,表达爱是比读书更重…

分类: 绘本故事